自2015年1月28日中央文件第一次提到“众创空间”,一年半的时间全国各地政府机构、房地产商、创业机构等相关组织及人员,在全国掀起了一场“众创空间”浪潮。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国内新增各类创业孵化器4000多家,而在2015年之前,28年来的孵化器数量总计还不到1600家。
"众创空间"如雨后春笋般兴起,然而非常多名称上叫众创空间,实际上并不是众创空间,他们只是在扮演二房东的角色,因为他们缺少对入驻创业者的配套服务,更不用提科技孵化可金融服务了。在一定程度上一些政府的政策更是对众创空间的加大了运营压力,因为审定众创空间的时候有面积的要求。有些地方出现了“拉郎配”的现象,众创空间里进驻的并不是创业项目。2016年媒体曝光深圳“地库”倒闭更是引爆了众创空间甚至整个互联网创业圈,无疑让所谓“资本寒冬”下的互联网创业环境雪上加霜。
如何更好的运营众创空间,真正意义上通过为创业者及社会提供市场化的服务,获得丰厚的利润?众创空间运营人才短缺成为一种制约。